|
“主诊医生上周离职了,新的下周来……”
“那本周的这些手术是谁做的!”
7月21日,2023年重庆市医疗美容机构“你点名我监督”交叉执法检查启动。重庆市卫生健康执法总队在全市范围内抽调执法人员,组成6个交叉执法检查组,对群众点名较多的22家医疗美容机构开展突击检查。
上游新闻记者跟随一路执法人员全程直播检查过程。
“神秘”的突击检查不漏掉任何细节
上午9点,6个密封的信封在直播镜头前被撕开,6个交叉执法检查组的负责人各自拿到要突击检查的第一个目的地。随后,负责人只将目的地告知驾驶员师傅,检查组正式出发。
目的地依然是未知,车里笼罩着神秘的气氛。
20分钟后,上游新闻记者跟随其中一个检查组抵达位于渝中区化龙桥的“米格医疗美容”——“谜底”终于揭晓。
“您好,我们是突击检查组成员,麻烦您出示一下执业许可证。”第二组组长、铜梁区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曾茂和“米格医疗美容”的负责人简单沟通后,和成员们立刻开始了检查。检查组成员一一查看了诊室、药房、病例档案室等,将发现的问题线索记录在册。
检查组成员首先发现,在场的卫生技术人员没有戴胸牌,经过询问,对方自称是检验士,只是初级职称。“合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必须佩戴标注真实职业信息的胸牌。”检查组成员表示。
走了一圈,没有看到主诊医生和药剂师。一问,负责人脸上露出有些尴尬的笑容。“我们之前的主诊医生刚离职……”她赶紧补充道:“新的下周一二就来了!”
“什么时候离的职,请出示离职证明。”检查人员立即追问。米格医美的负责人忙不迭回答:“7月12日,您看,刚好是这个节点……”
确认其离职时间后,检查人员又检查了7月以来的病例,发现从13日到21日,该医疗机构做了约30台手术,包括隆鼻修复、打除皱针等注射美容项目。
检查人员毫不客气,对该负责人连番发问:“这段时间里一个主诊医生都没有,是谁来做的手术?”“在仅有助理职业医师的情况下,按照规定能开展这些项目吗?”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问得负责人的笑容逐渐消失。
同时,还发现了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等问题。
重庆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医疗执法一支队副支队长罗清云解释说,执业医师虽然也是合法的执业人员,但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未取得主诊医师备案前,也不能单独进行手术。只有主诊医生,有一定的相关工作年限和足够的经验,才有能力对医美手术质量进行全方位把控。
随后,检查组与赶来的渝中区卫生健康执法部门进行了交接,将做进一步调查。
146万网友共同“直击”
7家机构被查出问题线索21条
医疗美容机构“你点名我监督”检查活动在重庆市已经连续开展了6年。
今年除了继续联合成都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开展活动外,还首次邀请了四川省卫生健康执法总队的执法人员参加,进一步加强了川渝两地卫生健康执法交流合作。
此次邀请了新闻媒体、特聘行政执法监督员、热心群众参与沉浸式监督执法体验,还通过2组线上直播的形式,向广大网友全方位展示执法检查全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今天共有146万网友通过直播平台同步观看,并在观看过程中时时留言,参与互动交流。
在今天直播之前,7月10日-7月16日为“点名”阶段。点名监督的对象范围为全市所有合法且正常营业的医疗美容机构。活动采取网络投票方式,公开投票,对全市所有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点名”,最终选取群众投票数较多的前20家医疗美容机构和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2家美容机构,一共22家机构开展交叉执法检查。
今日上午,检查组突击检查了重庆星荣整形外科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共发现问题线索21条。除了米格医疗美容门诊部的这些问题,还有重庆恩喜橙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未按照核准的名称悬挂牌匾、标识,莱美(重庆)医疗美容门诊部护士执业信息公示不完全等。
交叉执法检查组已责令相关医疗美容机构立即整改,并将违法违规线索移交辖区。各辖区卫生健康执法机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对查实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惩处。
提醒:
“变美”前擦亮眼睛谨慎选择
目前正值暑期,也是医疗美容的高峰时期。重庆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医疗卫生执法一支队副支队长罗清云对有意愿进行相关医疗美容的市民特别是年轻的学生朋友们提了几个醒。
他提醒说,未成年人如果想要进行医疗美容,必须取得监护人的同意,了解相关的后果、不良反应等,谨慎抉择。
如今的医美机构良莠不齐,医美项目五花八门,要选择正规、靠谱的机构和适合自己的项目。不能只听信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查看医美机构的资质的步骤不能省去。
罗清云提醒,医疗美容属于诊疗活动,应当由医务人员在医疗机构中开展。普通市民也可以要求机构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也可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相应栏目进行搜索、查询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资质信息。确保是正规的机构,正规的医生,使用正规的器械和相关产品。
“大家要重视,别忘了查看药品和器械的相关证明文件,确保药品和器械等是正品,有质量保障,符合相关规定。”他说,这里面有不少容易被忽略的“坑”。例如,消费者要注射玻尿酸,而机构拿出的是“菲洛嘉”,那就千万别打,因为菲洛嘉虽然也是合法的玻尿酸产品,但它属于二类医疗器械,不能用于注射,只能外部涂抹。
罗清云特别强调,消费者一定要保留病历、收费凭证等就诊相关信息,才能充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如果权利受到侵害或发现对方违规,可拨打12345热线或者向属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向媒体曝光,或者向法院起诉。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